康特爾硬質合金工具商貿:株洲鉆石特約經銷商、切削刀具、數控刀具、銑削刀具、孔加工刀具、工具系統、API石油螺紋刀片刀具、切斷切槽刀具、整體硬質合金立銑刀、可轉位淺孔鉆、快速鉆。
與國外相比,我國刀具PVD涂層技術的研究和開發起步并不太晚,而且在發展初期大量引進了當時國際上的各類涂層設備,八十年代后期國產涂層設備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該項技術真正廣泛應用于高速鋼刀具卻是在九十年代中期。到目前為止,雖然國內對硬質合金刀具TiCN涂層的研究已取得突破,但國內市場的涂層產品仍以TiN涂層為主。分析其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前期集中引進對國內PVD技術后續發展的影響
八十年代中期國外PVD技術及裝備的集中引進雖然使我國發展該項技術有了一個高起點,同時也解決了高速鋼刀具的涂層問題,但由于引進設備的廠家都是國內的刀具生產骨干企業(其刀具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很高),這些先進涂層設備的引進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已可滿足這些企業的生產要求,因此對國產PVD技術和設備的需求不太強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產PVD設備在刀具制造領域的應用與發展;另一方面,八十年代中期PVD技術還處于發展初期,隨著該項技術的不斷發展,進入九十年代后新技術層出不窮,這些企業早期引進的技術亟待更新,但昂貴的價格使企業很難再次引進新技術和新設備,國內也因此錯失了發展提高PVD技術的時期。
。2)對新工藝的研發重視不夠
盡管八十年代國內引進了當時的PVD技術,但當時PVD技術尚處于發展初期,國內對其后續發展空間及發展速度無法充分估計;此外,物理涂層技術是集電子物理、材料、真空控制技術于一體的新型技術,在研究、生產、應用等方面對人員配置有較高要求,而大部分引進PVD技術的企業偏重生產,對開發人員及資金配置不足,難以推動工藝技術的進一步自主開發,新工藝、新技術仍需再引進,而再引進的費用十分昂貴(如Balzers公司的設備從TiN涂層工藝升級為TiCN涂層工藝,僅硬件改造費即需30萬美元),因此影響了國內涂層技術新工藝和裝備的研發。
。3)國產設備開發缺乏統一性、合理性及協作性
八十年代后期,國內一些真空設備制造廠及科研單位對PVD刀具涂層市場過于樂觀,紛紛加大各類PVD涂層設備的開發力度,但由于缺乏對切削工藝及刀具涂層工藝的深入了解,與工具廠合作不夠,因此開發的涂層設備大多無法滿足刀具涂層工藝的要求,尤其是精密高速鋼刀具涂層技術尚達不到批量生產水平。由于此類設備大多只能用于麻花鉆的涂層,而麻花鉆涂層費用極低,相應涂層設備的利潤也很低,因此到九十年代以后,大部分真空設備制造廠已把發展方向轉向其它行業(如裝飾涂層等)。